大家好,我是一名大四在讀本科生,同時也是一名考研學子,在考研期間的同時參加了12月日本語能力考試,因為考研時間很緊張,加上我們學校大四上學期還有期中考試,課業(yè)比較繁重,因此算下來我認認真真開始準備N1考試的時間只有三周左右,最終以言語知識點得分36分,閱讀60分,聽力42分順利通過考試,雖然總分并不是很高,但對于僅只備考了三周左右的我來說還是比較滿足的。下面,就簡單介紹一下我的備考經(jīng)驗。

我從10月開始,每周做一套真題,周一花30分鐘左右做語法詞匯,周二周三做閱讀,周四周五做聽力,周六周日有時間就看看錯題,大概斷斷續(xù)續(xù)做了五六套真題,但基本沒有效果,詞匯閱讀都沒啥長進,聽力也時好時壞,但一直忙于考研的我,壓根兒沒時間把精力花在備考N1上面,對于正確率也不太上心。
直到11月中旬,才開始緊張起來,回看之前的真題,錯誤率太高了,照這樣下去,肯定過不了。于是,我決定剩下三周還是要準備一下考試。但這個時候背單詞,紅寶書藍寶書啥的已經(jīng)明顯時間不夠了。紅寶書三千多個單詞,考試只考二三十個,回報率太低,于是無意中看到了帝京準備的N1核心詞匯,一共20頁左右,每天記一兩頁左右,大概花半個小時左右。
我主要還是在背語法,覺得語法得分回報率高一點。每天上午花一個小時背一下語法,著重看一下接續(xù),意思,然后背一個例句(例句太多,沒時間全部看,所以掃一遍背一個常用的,自己最能理解應(yīng)用的就行),這樣以來,每天大概可以背15-20個語法,第二天學習新語法的同時回顧前面一天看過的語法,這樣下來我大概兩周左右就把語法記完了。
最后的三周背語法和單詞還是不夠的,我開始每周刷兩三套真題,周一,周三,周六一點開始下午在圖書館計時刷題,刷完之后改錯訂正1-2個小時。上午和晚上都用來背我的專業(yè)課,所以做N1真題的那幾個小時算是比較放松的時刻了吧!只是剛開始做閱讀的時候,每次都會錯5-10個左右,非常不穩(wěn)定,常常覺得時間不夠,會超時。后來考前第三天的和同學討論,才發(fā)現(xiàn)做閱讀方法錯了,我每次做閱讀都是通篇讀完再去看題,再一個個去文中找對應(yīng)位置,這樣不僅浪費時間,而且遇上長難句,思緒就會混亂,心情煩躁,最后導致閱讀錯誤率非常高,在聽完同學的經(jīng)驗之后,我在考場上采納了她的建議,先看題,快速掃一遍文章,然后再根據(jù)題目去文章中定位,絕大多數(shù)都在定位那個句子的前后左右不超過三句話就可以很快找出答案,相距太遠的一般都不太靠譜,這樣以來,不僅可以提高閱讀效率,而且因為精準定位少了很多干擾項,第一次聽取了她的建議,得到了閱讀有史以來的最高分,60分。因此,方法比單純刷題更重要,希望這個做閱讀的經(jīng)驗也能幫助到大家。
關(guān)于聽力,我沒有太多的經(jīng)驗,開始做真題的時候也會錯很多,但是錯了也沒關(guān)系,去看聽力材料,把不懂的單詞語法查清楚,然后再聽聽力,確保自己每一個單詞句子都聽懂了,并且沒有漏掉就差不多可以了。因為在聽力中很多材料的內(nèi)容都相似,所以搜羅自己不懂得單詞詞匯,多聽一下,那些考試中的高頻詞匯自然也就記住了,慢慢地,很神奇地聽力就提升上去了。在這里強烈安利帝京的真題解析,每一個聽力材料都有漢語解析,對練聽力真的幫助很大,相信大家都有看著聽力材料,每個句子都懂,但就是不知道要選哪個答案的時候,但帝京的解析可謂是一目了然,對于考研黨來講簡直太友好了,邏輯關(guān)系非常清晰,省去了很多查字典的時間,閱讀,詞匯語法也是一樣解析十分清楚,非常感謝,一定要充分利用帝京的解析,這是我看過的市面上最全面的解析了。
感謝帝京,同時也希望這份經(jīng)驗帖能夠幫到大家。
以上!